今年沒爬大山,決定發憤圖強一下,努力蓋親山步道手冊。
2009年11月29日,天氣好心情好,來去走走上次看夜景的軍艦岩親山步道吧!
行前做了點功課,發現北投地區還蠻多小山可以走的,
今天決定就照親山步道的地圖,從奇岩路登山口起登,經丹鳳山、照明寺到軍艦岩。
(圖片引自親山步道主題網)
從捷運唭哩岸站出發,本來想順著公館路前行,
卻因為漠視路上的親山步道鐵牌,不小心走到了三合街,意外遇見一片牽牛花牆。
接上公館路,過了頂好超市順著派出所旁的209巷往上走,沿途都有親山步道的指標。
到了奇岩路,路旁的樹林裡還傳來陣陣鳥叫聲,真難相信這裡是台北市!
看到路旁出現巨石,表示中和禪寺到了。這是座密宗的寺廟,環境還蠻清幽寧靜的。
順著洗手間旁的石階往上走,會先經過奇巖洞,據說是章嘉活佛以前修行之處。
再往上走就會到章嘉活佛舍利塔,掛滿了經幡,充滿藏傳佛教的色彩!
順著奇岩路再往前走,路旁的陳濟棠將軍墓就是軍艦岩親山步道的奇岩路登山口。
看得出來這邊以前是頗為富麗堂皇的,不過遺骨遷葬之後,只剩下荒煙漫草。
前面在禪寺及墓園混了很久,現在才真正要開始爬山。
順著泥土路往上走,會先經過三座圓形小亭,路況還算平緩好走。
走沒多久就上到巨石區,巨石上有丹鳳二字,不過從北投往山上看才看得到。
指示牌寫著丹鳳山還有多遠,因此我錯過了位在丹鳳石警告牌旁的三角點,
一直走到過了復育區的牌子,路旁突然出現很多登山路條,原來是弘法大師紀念碑到了,
順著小路往裡面走,約一分鐘就可以看到。
弘法大師就是空海和尚,在唐朝時從日本到大唐學習佛法,回到日本後成為真言宗的開山始祖。
這一處紀念碑建於日據時期大正年間,本來已略呈荒廢狀態,但今年年初有密宗的人士前來重新整理過。
上面的木頭門應該是今年新增設的,我看人家以前的照片都只有石壁上的洞供奉著弘海大師。
由下往上照,看起來真的年代久遠。後方石壁上也有一個加了木門的洞,供奉著不動明王。
不過不知道是誰還放了一尊關公跟祂作伴....
離開弘法大師紀念碑,繼續往前走到丹鳳山步道0K處,決定先往左到熱海岩場去看看。
路上看到二棵火紅的楓樹,不過葉子都有點枯黃了。
再往前可以看到一座鐵塔,可說是丹鳳山區的最高點。
紅色的鐵塔前還放了一只造型特殊的椅子,和鐵塔相映成趣。
過了鐵塔順著涼亭往前就可到熱海岩場,近90度的山壁據說是攀岩者的最愛。
不過我是站在山壁上,所以也看不到到底有多驚險。
回到丹鳳山步道0K處,往右邊照明寺的方向走,多是平坦的泥土路。
走沒多久照明寺就到了,遠遠就看到圓圓的建築裡有好多尊雕像。
照明寺又稱情人廟,聽說是因為以前有牛郎織女的雕像。
現在雖然沒有了,但還是很多情侶來拜拜,廟方也從善如流,賣起了許願牌,可以掛在外面的許願亭。
現在看到的是橫批,二側的對聯可是”神前跪下起個誓,誰先變心誰先埋”啊~~架恐怖~~
許願亭旁邊的水池上方有一座觀音像,水池裡立了六個鐵缽,
分別寫著姻緣、健康、光明、財富及求子、求壽,不可免俗的,我也丟了幾個銅板,
不過還要有點技巧,不然就會掉到池水裡去了。
離開照明寺,順著石階繼續往軍艦岩的方向去。
到了一個岔路口,親山步道的指標是往左上,不過前方的路看起來是腰繞的路。
為了怕錯過打印台,我還是順著親山步道的指標走。
順利的在打印台蓋了章,走到軍艦岩上次看夜景的地方,
因為才來過沒多久,沒有多做停留就繼續往下走。
從軍艦岩往對面望去,會看到一條也是砂岩構成的步道,那就是通往唭哩岸山的路。
看起來好像是跟軍艦岩步道連在一起,不過要從某處階梯旁往下走,下到二座山中間的凹谷,
再往右轉約10公尺,然後從左側的山徑爬上去。
上到山頂,旁邊的欄杆上有牌子寫著唭哩岸山,三角點則是鑲在地下。
看地圖繼續順著岩稜走可以到奇岩山,旁邊也的確有著欄杆,
但走著走著卻都是雜草,好像沒有路了,於是我又回頭到唭哩岸山,從另一側下山,因此錯過了奇岩山。
走到陽明大學的運動場旁,順著階梯一直往下就進到了陽明大學裡。
沿著公路走到大門外,旁邊的樹長了奇怪的果實,殼還掉了一堆在地上。
走走停停邊走邊玩大約花掉半天的時間,坐捷運就可以到,有空可以來走走看哦~~